清明时节,草长莺飞,万物复苏,唯独那些远去的亲人,如同凋零的花瓣,再难重拾。我独自一人,踏上归途,去往那片熟悉的青山绿水间,祭奠我逝去的祖母。
祖母生前最喜清明,她说这是思念故人的时节,是生者与死者对话的时刻。记得孩提时,我总是跟随在祖母身后,看着她用灵巧的双手,剪裁出纸钱,折出纸鹤,然后在祖坟前,她低声细语,似乎在诉说着什么。我那时不解其意,只觉得那是一种仪式,是对祖先的敬意。
如今,我站在这片土地上,手中捧着新剪的纸钱,心中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。祖母的面容仿佛又浮现在眼前,她的声音,她的笑容,那些曾经以为永远不会忘记的细节,竟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模糊起来。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我低声吟诵杜牧的诗句,不禁自问,我是那欲断魂的行人吗?不,我更愿意相信,祖母在天之灵,会看到我坚强的模样。
我跪在坟前,点燃了纸钱,火光中,仿佛看到了祖母慈祥的双眼。我轻轻地说:“祖母,您在那边过得好吗?我一切都好,您放心。今年的春天特别美,就像您曾经描述的那样,花儿开得那么灿烂。”
旁边,一群孩童嬉戏打闹,他们的欢声笑语,似乎在告诉我,生命不息,希望永存。我笑了笑,心中默念:“古人云,‘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’我也会像您期望的那样,勇敢地走自己的路。”
起身,我转身离去,心中却不再有往日的沉重。祖母虽然远去,但她的教诲、她的爱,如同这清明的春风,永远吹拂在我心田。我会带着她的记忆,继续前行,在人生的道路上,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。
清明祭,不仅是为了缅怀逝去的亲人,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,一次生命的觉醒。我明白了,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长短,而在于我们如何用它来影响世界,如何用它来温暖他人。
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”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,但我会将祖母的爱,将这份清明的思念,化作力量,伴随我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