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是日,春光明媚,万物复苏,自古以来,清明节便是祭祖思亲、踏青赏春的重要时日。古时文人墨客,多有佳句传世,以寄哀思,亦赞春景。今以清明为题,拟作短句十三则,以彰显中华传统之美,展现四时更迭之韵。
一、翠柳依依,风轻拂过,清明之晨,露珠犹新,绿意盎然,宛若自然画笔,点缀人间。
二、桃花笑春风,红艳如霞,游人踏青去,花下轻歌,春意盈盈,俗语曰:“清明踏青,一年好光景。”
三、燕子来时,新巢初成,细语呢喃,旧事重提,古人云:“燕子来时新社,梨花落后清明。”
四、焚香祭祖,泪水沾巾,慎终追远,情深义重,清明节,是对先人的深切缅怀。
五、翠竹青青,节节高升,与天地共语,古人云:“竹报平安,清明之际。”
六、清明雨细如丝,润物无声,春雨贵如油,古诗云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
七、儿童逐蝶嬉戏,忘却尘世烦忧,花间一壶酒,忘却人间世。
八、桃李争妍斗艳,春光无限好,幽径通幽处,古诗有云:“满园春色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。”
九、清明之日,品茗赏花,心随景动,四字概括:“春和景明。”
十、溪边柳絮飞,轻轻似梦,时人不见,春去无痕,清明,是春的告别,也是夏的序幕。
十一、古松挺拔,岁寒三友之一,清风徐来,心旷神怡,古人云:“松柏之茂,藏风聚气。”
十二、农家耕犁,田间劳作,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,农谚亦有:“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。”
十三、翠竹林中,静听流水声,清明,不仅是对故人的思念,更是对生活的珍重与期待。
春回人间翠清明,万物生长之时,亦是人们心中情感涌动之刻。清明节,融合了中华民族对于生命、自然和人文传统的深刻认识。是日,人们或寄哀思于青烟,或游目骋怀于山水,都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,对自然界的敬仰与爱护。清明,一草一木皆含情,一山一水皆是景,春回大地,生机盎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