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,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在这样的日子里,我们这群高中学生,肩负着家传的传统习俗,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。我,小华,与好友小杰、小玲一同前往故乡诏安,探寻那里的清明粿和家族的故事。
“小华,清明粿的味道你记得吗?”小杰一边翻看着手中的历史书,一边问我。我记得,清明粿不仅仅是味道,更是家族记忆的载体。它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,每一片叶子包裹的,都是对先人的思念。
我们到达了诏安,这个被绿水青山环抱的小镇。村里的老人们正在忙碌地准备着祭祖的物品,而我们三个年轻人,也被分配了任务。小玲负责包清明粿,她的双手灵巧地将糯米粉团捏成一个个圆鼓鼓的小团子,再用柚子叶轻巧地包裹起来。我则在一旁帮忙蒸制,火候要恰到好处,否则“火候不足,如同人生失意”,这是祖母常说的话。
小杰则是我们的“历史顾问”,他告诉我们:“古人云,清明节乃时年八节之一,祭祖乃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”我们在忙碌中体会着这些传统习俗背后的意义。
午后,我们跟随长辈们前往祖坟。天空中飘着细雨,仿佛是天公也为我们这趟旅程添上了一抹哀愁。我们一行人,按辈分依次排列,焚香、献花、祭酒、念祭文,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庄重与敬意。清明粿也被供奉在坟前,它们似乎在诉说着家族的故事,告诉我们无论走到哪里,都不应忘记根在哪里。
祭祖仪式结束后,我们围坐在老屋前的石桌旁,品尝着刚刚供奉过的清明粿。它们在口中化开,带着淡淡的柚子叶香和糯米的甜味,仿佛是祖先给予我们的祝福。“粒粒皆辛苦,粒粒皆传承”,小杰轻轻地说着,我们默默点头。
那天,我们不仅仅是在吃清明粿,更是在品尝着青春的味道。它甜中带着苦涩,正如我们的青春,充满了挑战与成长。而这些经历,将会成为我们未来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。
随着太阳渐渐西下,我们的旅程也接近了尾声。我们收拾行囊,准备返回城市。但在离开之前,我们三人相约,无论未来走到哪里,清明节那天,都要回到这里,继续这个家族的传统。
青春是一场旅行,我们在旅行中成长,也在成长中旅行。清明粿的味道,成为了我们心中最温暖的记忆之一,它不仅让我们记住了味道,更让我们记住了责任与传承。这样的旅程,这样的味道,将会伴随我们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