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每逢这个时节,我心里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哀愁。今年的清明节,我与好友建文相约一同回乡扫墓,以慰藉先人的在天之灵。
清早,我们踏上了回乡的路。一路上,建文眉飞色舞地谈起了他的新计划,我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。他注意到了我的异样,便关切地问道:“思远,看你愁眉不展的,是不是有什么心事?”我叹了口气,望向窗外,雨丝如烟,故乡的山水在雨雾中若隐若现,不禁让我想起了那句古诗:“清明时节雨,行人欲断魂。”
建文听后,沉默了片刻,然后轻声说:“‘人生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。’古人早就说过,生命是一个不断更迭的过程。我们怀念先人,但也不能忘了活在当下。”他的话像春风一样,温暖了我心田的一角。
到达祖坟时,雨已经停了。我们开始清理杂草,擦拭墓碑。建文的动作一丝不苟,我则在一旁默念着对祖先的追思。突然,建文停下手中的活儿,转过头来对我说:“你知道吗,‘饮水思源’不仅仅是一句老话,它代表着对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许。”
我点了点头,心中涌起一股力量。我们两人合力,终于将祖坟整理得干干净净。在离开之前,我跪在墓前,双手合十,心中默念:“‘松柏之下,其草不殖。’请祖先保佑,我们这些后辈能够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能够茁壮成长。”
建文也跟着跪了下来,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:“‘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’我们会记住你们的教诲和期望,继续前行。”说完,我们相视一笑,彼此的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。
回程的路上,天空放晴,阳光透过树梢,斑驳地洒在小径上。我心情舒畅了许多,与建文的对话让我明白了生命的传承与责任。我们笑着谈论起将来,规划着各自的梦想。建文突然说:“‘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’我们要珍惜时间,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。”
我深以为然,未来虽有诸多不确定性,但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敬畏过去、勇往直前的心,就能够无惧风雨,勇敢地走自己的路。清明节的这次回乡,不仅让我缅怀了先人,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