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这句古诗完美地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气氛。今年的清明节,我独自一人回到了故乡,清明的细雨如同往年一样,轻轻地打在脸上,却沉重地落在心上。
我走在泥泞的小路上,脚步不紧不慢,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时光的回音壁上。田野里,几位村里的老人正忙着春耕,他们不时抬头望向我,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亲切。我微笑着打招呼,心中却涌起一股莫名的哀愁。
“孩子,清明节回来了?”一位老伯伯停下手中的活计,招呼着我。
“是啊,老伯,回来祭拜祖先。”我回答道,心里却是五味杂陈。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老伯伯突然轻声吟诵起那首诗,眼中闪过一丝深沉的忧伤。
我微微一愣,随即接上,“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
老伯伯笑了笑,眼中似乎有泪光闪烁,“生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人啊,总得往前看。”
我点了点头,心里明白老伯伯的话里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。我继续前行,心中却对这番对话感到震撼。
我走到家门前,看到了久违的祖屋,门前的槐树依旧挺拔。我轻推开门,吱呀一声,仿佛打开了时光的门扉。屋内陈设依旧,一切如昨,只是空气中弥漫着尘封的回忆。
“你回来了。”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,我转身一看,原来是青梅竹马的她,我们已经多年未见。
“是啊,今年的清明,我想回来再看看。”我说道。
“记得小时候,我们一起在这槐树下捉迷藏,还有那条小河,我们一起去捞鱼。”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回忆的光芒。
“岁月如梭,转眼间,我们都长大了。”我感叹道,心里却像这春天的小河,波澜不惊,却又暗流涌动。
“古人云,‘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’我们也应该继续努力,不辜负这大好时光。”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。
我点了点头,心中充满了力量。我们相约去墓地,一路上,我们谈笑风生,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。
到了墓地,我们恭敬地摆放上祭品,点燃香烛,烟雾缭绕中,我仿佛看到了祖辈们的笑脸。那一刻,我明白了清明的意义不仅仅是缅怀,更是对生命的礼赞和对未来的期许。
回到家乡,我感受到的不仅是清明的雨,还有来自心底的温暖和力量。我将这份力量带回到我忙碌的城市生活中,继续前行,在人生的旅途上,不负这美好的春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