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,春风拂面,万物复苏。这是思念的季节,也是回忆的时刻。我,一个普通的高中生,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,独自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,心中充满了对故去亲人的无限思念。
阳光透过树梢,洒在了我略显忧郁的脸上。我走到一处古老的墓碑前,那是我祖母的安息之地。祖母在世时,总是会在这个时节亲手制作一种叫“青团”的点心,那是我们家族的传统,也是我对清明节最深刻的记忆。
“青团的滋味,是家的味道,是祖母的爱。”我轻声地自语,仿佛能从那绿油油的草地上听到祖母的教诲声。
我记得小时候,祖母会带着我一起采摘嫩绿的艾草,然后亲手揉面、包馅。她的动作熟练而有节奏,每一个青团都是那么圆润饱满,仿佛包含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深情。我站在墓前,仿佛能闻到那股熟悉的艾草香,那是属于家的香气,是属于祖母的味道。
“孩儿,你知道吗?青团不仅仅是一种食物,它是我们的传统,是对先人的纪念。”祖母的话语如在耳畔。
我蹲下身,轻轻抚摸着墓碑上的字迹,心中涌起了对祖母深深的怀念。我知道,我必须将这份传统传承下去。于是,我决定今年的清明节,我要亲手做一次青团,就像祖母曾经教我的那样。
回到家,我开始了制作青团的准备。我先去田间采摘了新鲜的艾草,然后用石臼将它们捣碎,和面粉一起搅拌。我尽量回忆着祖母的动作,每一个细节都不敢有丝毫懈怠。在包馅时,我选择的是豆沙馅,那是祖母生前最喜欢的味道。
“做事情,要用心,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每一件事。”我又想起了祖母的教诲。
青团终于做好了,我带着它们来到了祖母的墓前。我把这些小巧精致的青团摆在墓碑前,然后深深鞠了一躬,轻声说道:“祖母,我按照您的教诲做好了青团,希望您在天之灵能够感受到我的心意。”
阳光透过树叶,斑驳陆离地洒在那些青团上,它们仿佛也在诉说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。我坐在墓旁,静静地望着这些青团,心中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满足。
清明节,不只是一个祭奠先人的日子,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。通过亲手制作青团,我仿佛与祖母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,那份思念和记忆,将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。
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”我知道,时间会带走很多东西,但有些记忆和传统,将会像这青团一样,被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去。我站起身,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,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感恩。
清明节的思念与记忆,就像这春日里的绿意,生生不息,永远温暖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