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,春意盎然,万物复苏。公园里,桃花笑春风,柳絮轻飘。在这样的日子里,我和好友小华相约去郊外扫墓,以纪念逝去的亲人。
记得爷爷生前常说,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今天虽然没有下雨,但心中那份哀思却是如细雨般绵绵不绝。小华一路上显得有些沉默,我知道,他是在怀念去年刚过世的奶奶。我和小华各自提着祭祀用的物品,踏上了前往山上的小路。
“你看,那杏花开了,奶奶生前最喜欢杏花了。”小华停下脚步,指着路边的一树杏花,眼中闪过一丝温柔。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奶奶在天之灵,看到我们如此怀念她,一定会很欣慰的。”
我们继续前行,路上我和小华聊起了童年的趣事,试图用欢声笑语驱散沉闷的气氛。我们回忆起在学校里追逐嬉戏的场景,还有那次我们一起种下的小树苗,如今也已经茁壮成长。小华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,他说:“是啊,我们也要像那小树一样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要坚强地成长。”
到达墓地,我们开始清扫杂草,摆放上鲜花和祭品。小华细心地点燃了香烛,我在一旁低声祷告。烟雾缭绕间,仿佛能感受到亲人的气息。小华忽然开口:“爷爷,我一定会好好学习,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”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坚定与期待。
祭拜完毕,我们在墓碑前坐下,分享着各自准备的点心。阳光透过树梢,斑驳地洒在我们身上。我轻轻地吟诵起了杜甫的诗句: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”小华接上了下句,“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”我们相视一笑,那种默契,仿佛是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。
回家的路上,我和小华谈论起未来的梦想。他说想成为一名医生,救治更多的人。而我,则梦想成为一名老师,传授知识,启迪智慧。我们谈笑间,仿佛亲人们就在我们身边,微笑着鼓励我们前行。
太阳渐渐西下,天边染上了一抹淡淡的金色。我们俩肩并肩走在归途上,心中充满了力量和希望。清明节的扫墓,不仅仅是为了缅怀逝去的亲人,更是为了激励自己,珍惜生命,不忘初心,继续前进。在这个踏青的日子里,我们用行动诠释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