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,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但在我记忆中的清明,却是一幅温馨的家宴图。
那年,我和伙伴们踏青归来,汗水与泥土的芬芳交织,我们笑闹着,仿佛花儿也被我们的欢声笑语所感染。回到家,厨房里传来的阵阵香味早已勾起了我的馋虫。
“快去洗手,马上开饭了。”母亲的声音温柔而坚定。我急忙洗去一路的风尘,坐到了饭桌前。
“菜根香处有余甘。”爷爷夹起一块腌制的青菜头,笑着对我说。我接过,细细品味,那酸甜苦辣交织的味道,正如古人云: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这腌菜虽简单,却也蕴含了生活的智慧。
“饭后,我们一起去扫墓吧。”父亲语重心长地说道,眼神里充满了对先人的尊敬。我点头应允,心中默念着:“饮水思源,不忘初心。”这是对我们家族传统的尊重,也是对逝去亲人的缅怀。
饭后,我们一家人携带着祭品,缓步走向山间。我望着前方的背影,那是父母坚定的步伐,也是我们家族传承的足迹。山风徐来,松涛阵阵,仿佛是祖先在对我轻声细语,告诫我:“百善孝为先。”
扫墓归来,天空放晴,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,洒在每个人的脸上,温暖而明亮。我抬头望向那蔚蓝的天空,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力量。清明不仅仅是缅怀,更是一种激励,一种向前的力量。
清明饭桌上的温暖,扫墓途中的沉思,以及归来后的豁然开朗,构成了我心中清明的记忆。这些记忆如同春天的种子,埋藏在心田,等待着春雨的滋润,生根发芽,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