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我站在窗前,望着窗外飘洒的细雨,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逝去亲人的思念,还有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的忧虑。这个清明节,因为疫情的影响,我们的习俗活动不得不做出改变。没有了扫墓踏青,取而代之的是家中静静的思念和网络上的遥祭。
“清明节本应是大家族团聚的日子,今年却只能各自在家。”我轻声对正在翻看古诗文选的妹妹说。她抬起头,眼神里透露出一丝坚定:“古人云,家怀,此时此刻,我们每个人都是守护家国的一份子。”
疫情如山,我们虽是中学生,也要承担起责任。我拿出手机,开始联系班里的同学们,打算组织一次线上的纪念活动。消息一发出,响应者众多。我们决定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,分享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和疫情防控的个人感悟。
“我们虽然不能外出,但心中的敬意和缅怀不能少。”班长在视频会议中发言,他的声音透过屏幕传递给每一个人。我们计划轮流讲述一个关于清明节的故事,或是自己家族中关于这个节日的记忆。
“记得爷爷说过,‘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’,清明不仅是缅怀先人,也是迎接春天的方式。”我接过了话茬,开始了我的讲述。通过屏幕,我能感受到同学们的共鸣,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,述说着对这个特殊时期的思考。
活动的高潮是每个人亲手制作一张电子卡片,上面写上对先人的祝福或是对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感谢。屏幕上的卡片五彩斑斓,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仅是孩子们的纯真,更有对生命深深的尊重。
“我们虽然年轻,但也能为社会出一份力。”学习委员小声地补充道,她的话让我想起了那句“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”。我们虽然是学生,但可以通过遵守防疫规定,减少外出,来保护自己,也保护他人。
活动结束后,我独自一人再次走到窗前,看着窗外的雨,心里多了一份平静。疫情虽然带来了诸多不便,但也让我们学会了更多关于生命和责任的意义。清明节遇上疫情,虽然失去了传统的形式,却在每个人的心中种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记。
“‘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’,生活中的风雨总会过去,我们终将迎来更加明媚的春天。”我轻声对自己说,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。这个清明节,虽然特殊,但我们的记忆里,将会有一份特别的清明故事,它见证了一个不平凡的春天,和我们每个人的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