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,是追思先人,也是春日的祭奠。学校放了假,同学们各自散去,有的回家,有的出游。我却选择了一个不那么热闹的方式——和好友小林去扫墓。
清晨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脸上,像是大自然温柔的手轻抚。我和小林坐在开往乡下的巴士上,一路谈论着。小林是个爱书之人,他引用古人的话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我笑着打趣道:“咱们可不是路上行人,咱们是有目的的。”
到了乡下,我们穿过了翠绿的田野,远处的山峦被薄雾轻绕,好似一幅水墨画。小林又道:“‘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’,这景致多美啊。”
我们来到了祖辈的墓地。那是一片静谧的地方,四周树木环绕,偶尔传来几声鸟鸣。我们开始清扫杂草,整理墓碑。小林认真地擦拭着碑上的字迹,我则在一旁拔去旁边的野花野草。他忽然问我:“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在清明扫墓吗?”
我摇了摇头,心中确实没有深究过这个习俗背后的含义。小林便开始了他的讲解:“这不仅仅是对先人的缅怀,更是一种家族情感的传承。‘树高千尺不忘根’,无论我们走得多远,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。”
我恍然大悟。我们忙活了大半天,终于把墓地收拾得干干净净。小林又提议说:“我们来折几枝白菊吧,放在墓前,代表我们的思念。”
我们折好白菊,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墓前。我闭上眼,心中默念着:“‘哀哀父母,生我劳瘁’,感恩你们的养育之恩。”小林也在一旁静静地站着,表情庄重。
扫墓完毕,我们坐在树下,微风拂过,带着泥土和新芽的气息。我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,仿佛心中有什么东西被洗涤了。小林打破了沉默:“你知道吗,清明不只是悲伤,它还有重生的意思。‘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’,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候。”
我点点头,心中默诵着:“‘花有重开日,人无再少年’,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。”小林看向远方,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憧憬:“对,把握当下,向前看。”
就这样,我们在清明的阳光下,结束了这次特殊的旅程。我们没有选择热闹的聚会,而是选择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。我知道,这将是我记忆中最特别的一个清明节。